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吴冠中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忆吴冠中:自称“手艺人”画作是他的麦田

2010-07-05 10:21:19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尤莼洁
A-A+

长日无风(水墨·宣纸)

  在《我负丹青——吴冠中捐赠作品展》画册的自序中,吴冠中先生写道: “他走了,留下了脚印;他走了,没有留下脚印”。他还写道: “艺术是野生的,艺术家的要害在个性,拒绝豢养,自生自灭,饿死首阳而不失风骨。”

  如今,吴冠中先生走了。

  对大部分非艺术界的人而言,他们“认识”的吴冠中,只是一个与“拍卖高价”联系起来的画家。曾有人统计,吴冠中作品的总成交额已经达到17.8亿元。

  他另外被津津乐道的,是那些带着“炮轰”色彩的言语,譬如中国的美术还不如非洲,譬如画院应该统统关闭,譬如笔墨等于零……每次掀起的波澜,多少从艺术界溢出到俗世——虽然,本地亦根本没有纯粹的艺术界。

  乃至斯人已去,媒体上铺天盖地、被议论最多的,则是他的慷慨:他将自己认可的作品陆续捐赠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新加坡国立美术馆等,其中,在上海美术馆有87件。他说, “我的画不是遗产,不是画给家里人看的。”

  他身上有太多意味深长的故事,使他在外人之前,被关注的远远超越了画家的身份。 “一辈子没学会老成与世故” (陈丹青语)的性格本色,可能是一个原因,但如艺术评论家水天中所说,古往今来的艺术家有两种:一种是无话可说的,一种则有说不完的话,两者的区别不在于艺事的优劣,名望的高低,而在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经历的丰富程度,更在艺术家的艺术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之间的关系。

  吴冠中便是后者。

窗里窗外(水墨设色·宣纸)

  幸或不幸,他身跨了中国历史上最风云澎湃的时代,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当年,吴冠中与赵无极、熊秉明,是二战之后到1949年之前,民国政府派赴欧洲的最后几位艺术官费生。 1950年,吴冠中曾与熊秉明等彻夜长谈回国不回国的问题: “艺术创造更需要空气,还是更需要泥土……”最终,三人中只有吴冠中一人选择了回国。

  幸或不幸,他身跨了中国历史上最风云澎湃的时代,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当年,吴冠中与赵无极、熊秉明,是二战之后到1949年之前,民国政府派赴欧洲的最后几位艺术官费生。 1950年,吴冠中曾与熊秉明等彻夜长谈回国不回国的问题: “艺术创造更需要空气,还是更需要泥土……”最终,三人中只有吴冠中一人选择了回国。

  耄耋之龄,吴冠中自评新作道: “反刍之草,沧桑味苦,却更接近人生真味。”日常之中的他,并没有桀骜之气,而是文质彬彬,待人温婉。上海美术馆的执行馆长李磊回忆, 2008年,吴冠中先生约他到北京,把自己的作品捐赠给上海美术馆,签约后,先生说自己今天非常高兴, “嫁女儿了,一件大事完成了。”那天,他执意要请大家吃饭,还把珍藏了十几年的茅台拿了出来。

  他自己说:“我是一个手艺人,时间和精力都消磨在双手中”。而他喜爱的画家梵高则说:“不要在人行道上枯萎吧。 ”“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在麦田里。 ”

  还是看他的画吧,那才是他真正的麦田。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吴冠中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