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陈绿寿和吴冠中老师在武汉
2006年在吴冠中老师家中
2010年6月26日的早晨,我正在赶往关山画室的路上,突然接到小平同学的短信:泣告老师吴冠中于昨晚(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逝世。我把车停在了东湖边的树荫下,打开车窗静坐了许久,默默承受着心中的沉痛。恍惚中觉得湖光山色暗淡了许多,我潮湿的眼里只有老师的笑容,我的心哭了……
老师走了,走向他的更高处,虽渐行渐远,却背影和笑容仍然清晰,历历在目。师生情谊,往事如昨,挥之不去的是他那坚定神情中露出的笑容。
在我眼里,吴冠中老师不是“愤怒的斗士,遁入独木桥”的,他是为了人生和艺术的根本问题“坚持己见,一意孤行”。他始终活在自己的诗情人生之中,为思想和情感在不懈的探寻、不停的表达。他怀有强大的精神世界,一路上真言真情,孤独地行走在高处,有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之事。
在我心里,吴冠中老师更象父亲,在我大学毕业后的三十年里,没有一刻忘记过老师的教导,他是我审美启蒙的恩师,是我人生的座标。他说过;“人有两个血缘,一个是亲情血缘,一个是师承血缘,血缘是割不断的”。 多少年过去了,血脉不断,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笑容,如严师、如慈父。
1978年的10月,吴冠中副教授带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璜系77班到秦皇岛上风景写生课,那时吴老师59岁。记得有次,我和张小平、赵天新同学结伴写生时,突发奇想,想象中的山海关外的风景一定更美。三人略商量了一下,没有犹豫地上了去关外的火车,到了锦州,深秋的关外寒冷如冬。我们爬上了民居的平房屋顶上写生作画,调色盘上刚挤出来的颜料就已凝结成霜,画没画成,天已向晚,在一家澡堂里寄宿了一夜。忐忑不安的一夜,惦记着关内的老师和同学们不知我们的下落,惦记着自己一天没画画。清晨赶回了关内,没有画不敢回去见老师,我们躲在附近写生,赶作业。
回到住地听同学说,“吴老师昨晚一夜没睡,可着急了!”三个浪子背着画箱,拿着赶出来的作业去见老师。吴老师见我们回来,焦急的脸上隐隐泛出了一丝笑容,转而又严厉地朝着我们的后脑勺,一个个的打了一下,“你们跑哪去了” ?我们支支吾吾的如实交代后拿出了自己的画。老师见到我们的画,就像忘了我们的错误一样,说:“好!浪子回头金不换”,老师笑了,我们的心宽了。
又看到老师的笑容是1984年的4月,老师和师母去三峡写生,返程的途中路过武汉,那是我毕业后分配在湖北工学院美术系任教的第三年。老师和师母在我的12平米简陋房间里住了一夜。老师问了我一些工作和事业上的情况,看了我准备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的作品,老师的意见,我习惯性地用笔记下了。他对艺术的要求很严酷,一直影响着我。师母跟我谈得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无微不至。我们在谈笑中老师还画了张画,留我作纪念,现在回想起,温暖如初,就象父母到异地看望自家的孩子,他的笑容里有股父亲的温情,如同雨中小屋。
翌年的3月我带着陕北的写生作品去拜访老师,那时老师住在劲松西口的一个有电梯的楼里,还记得是719楼的三楼。老师和师母都在家,家里有客人,老师把我介绍给他的客人,我记不得那客人的名字了,只记得老师看我的画时甚是仔细,露出微笑。他询问了去陕北写生的一些情况,后来知道,老师在这之后也去了陕北写生。临走时,老师还特意为我写了一幅字“寻自己,找自己,发现自己不容易”。迄今,一直挂在我家墙上勉励自己,珍视之情,以慰老师。
再次见到老师,是时隔21年的2006年的3月。三十年多里我们同学都很少去打扰他,觉得老师时间不够用,我也是怕打扰他的恬静,每每他生日的那天我都电话给他,长途中问候。这次,我们几个同学是特意去探望86岁高龄的老师。往事堪恋念,一路上的回忆,一路上的堵车,我们迟到了,老师却一直在窗前张望,长条茶几上泡好的茶都凉了。“你还在湖北吗”?老师没有忘记我,师生情固在。他已是满头银发的老人了,还是那样面容清瘦,比以前安详了许多,依然如故的神情坚定,一点没变。他看了我和小平的作品,谈及到艺术与技术、视觉与美感的问题时,他突然间精神起来,思维敏捷,口齿清晰,丰富的表情和他那有力的肢体语言和从前一样。他在写下“墨海银丝”送我们留念时,指着我们半白的头发说:“这是你们这代人的写照”。老师笑了,我们都笑了……
我们看着墙上一幅不大的画问老师,这是您新作吗?画里是什么?老师说;“画里是明物质和暗物质的相撞相击,这暗物质是存在的!只是我们看不见,它一定会出现的”。我体会到老师在深邃的灵魂中在思考,在力攀自己的高点,无以言说。别时老师说;“后会无期,我年岁大了,来日不多”。顿时我心沉重了起来,情不能自己,只想多看老师一眼。我们走到电梯时,回头看,他还站在门口目送着我们,如同父亲……
想多看老师一眼,2008年又是一个3月里,我专程去参加《吴冠中走进798》展览,我和我的同学都见到了吴老师,老师握住我们手,大家都在笑……
回想起来,见老师最后一眼,是在这次的展览会上。远远望去,触目伤怀,他的身影是那样的熟悉,抹不掉,烙在心里却是一生。
他在众生的蔟拥中走着,随步履坚,边走边看,旁人问他,他微微点头,没有话语,我能明白他在思想。蔟拥的众生围着他,扰着他,他淡定的走着,静静地,不扰众生。他怀着巨大的完成感而大于悲哀,从容的走着,不负丹青,坦然远行。他带着执着的探索心而力攀高点,孤独地走着、痴迷未知,朝更高处……
2010年6月29日于关山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