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我还注意到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者,大都是通才。他们往往既是著名的书画家,又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们既能运用视觉艺术表达情感,也能将自己的思想诉诸文字。但现在的艺术家中,毋庸讳言,这样的“通才”越来越少了。而您在这方面恰恰是很突出的。有评论说您是“白天动画笔,晚上动文笔”,文学和绘画、文本和画本在您这里形成了一个人的互动。您的文论、艺论、散文等文字总量已超百万。而就您的艺术创作来说,一方面您反对在画上题诗,认为这破坏了画面的整体效果;另一方面,您又有很多“画外音”,写了很多关于绘画的文字。我作为一个读者和一个观众,看您的画,读您的文章,感觉到两者是互为补充的。将两者结合起来阅读,更能理解您想要表达的内容,更能深刻地解读您内心深处的东西。
吴:无论作画和作文,我都是主张思想第一的。我感觉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思想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各种艺术,也都应该是人类思想的表达。但中国的传统观念,似乎是将绘画作为一门技艺来看,更重视其中技巧性的东西。我感觉这是很大的遗憾。我在浙江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电机工程时,感觉同学们的文化水平总体都很高,但转到杭州艺专学绘画时,发现同学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我很惊讶,搞艺术的怎么可以这样没有文化、没有思想呢。但现在,这个问题仍然存在,恐怕还更严重了。
李:您的话让我想到一个现象。现在很多家长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习琴棋书画,反而忽视了基础文化上的学习和教育。很多人把学习艺术当做升学的捷径,甚至是谋生的手段。这样学出来的所谓画家、音乐家之类,恐怕很难有艺术上的成就。这个问题和您在杭州艺专时遇到的情况很相似,甚至可能还有过之。
吴:现在很多人是读书成绩不好,才学画画考美院。这是个大大的错误。如今所谓的画家多得不得了,但好的画家又太少。其中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画家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思想,没有内涵。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画匠、画工、画师,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画家。因为在我看来,他是美盲,不懂得审美,对美的理解很狭窄。我想这就是画匠和画家的区别。
李:您讲的是个文化底蕴的问题。实际上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没有思想的艺术家是无法创新的。
刚刚提到作文与作画。您的很多思想见识是在画中表现的,同时也有通过文字表达的,这两者互相生发。比如您解读《石涛画语录》,从中看到了它的“现代”造型意识,有一种“相知恨晚”的感觉。您说一个杰出画家的成就绝不限于画面,感人的画面孕育于丰富的修养与独特的感悟中。这种现代的艺术理念,石涛在三百多年前就提到了。这说明我们的传统其实是很丰富的,但我们面对传统时常常会有意无意间把其中细枝末节的部分继承了,反而对个中精华视而不见。
吴:是的,您讲的这个问题很重要。石涛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画家,他的艺术思想很伟大。他的画语录里有一个核心的精神,就是“一画之法”。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我认为是石涛在强调重视作画的“感受”。他一再提出面对自然是先有感受后有认知,一定要用感受作画。中国传统的画家大都注重绘画技术和方法,石涛特别提倡尊重感受,这一点很了不起。这个观点可以说开创了19世纪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Croce)“直觉说”的先河。然而,这样优秀的、先进的思想,中国后世的画家却没有重视,没有很好地继承下来。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