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锦鸾
在蓬勃发展的讯息时代,电子讯息传达与沟通的管道急遽改变,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互联网传递管道,不仅颠覆过去口耳相传的传统方式,也改变集体认知和思维的方法。现代传递和接收讯息系统的特性是速度,也直接影响讯息保存的持久性。电子网络是高效率的传递工具,但如果它附载的讯息缺乏吸引的内容,这些讯息马上以同样的速度在网络上消失。网上结连会吸引到社会上不同社群的参与,这种互动产生强大能量,可以把电子讯息变成集体认知,成为社会现象,现象的持续发展,便会进而成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
讯息影响民意,讯息传递方式的更新,不仅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也相应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对文化艺术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对社会进步有深远的影响。我们要透析政治、社会和文化现象,不能绕过讯息网络。这个报告以吴冠中作为主题,探讨艺术家在讯息网络上呈示的现象,更尝试进一步揭示这些现象在美术创作、评论、美术推广和市场营销又有什么相互的影响。
在互联网上看吴冠中现象
用“吴冠中”作为关键词,我们可以用谷歌(Google)的网上搜索器找到447,000项相关的讯息。❶我也用了数十个不同的20世纪艺术大师的名字搜索,作为吴冠中在网络讯息占有率的比较和参考。结果我选择了调查11位加上吴冠中共12位20世纪艺术大师,因为他们网络讯息条目最多,但我要郑重声明这个调查不是最科学的调查方法,但作为参考数据,但这些数字让我们看到一些现象,值得分析和理解。网络搜寻的对象有以下以出生前后排列的12位大师及括号内讯息条数目:
齐白石(1864~1957)(1,400,000)
黄宾虹(1865~1955)(92,000)
高剑父(1879~1951)(98,000)
徐悲鸿(1895~1953)(204,000)
潘天寿(1897~1971)(40,400)
张大千(1899~1983)(915,000)
林风眠(1900~1991)(51,500)
傅抱石(1904~1965)(740,000)
陆俨少(1909~1993)(473,000)
李可染(1907~1989)(346,000)
石 鲁(1919~1982)(112,000)
吴冠中(1919~) (447,000)
《自家江山》
12位名单上的名字都赫赫有名,都是在历史上存照的艺术家。这12个名字都代表了中国绘画在现代化改革过程上的不同路向。在12位艺术家中,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石鲁、潘天寿等主张发扬笔墨传统,展开对传统绘画的内省与开拓,并以变通发展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现代演进,有称国粹派。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和黄宾虹在后来在润厚华滋笔墨实践上的成就,肯定笔墨本身在艺术推进的可能性。
和国粹派艺术家不同路向的,有高剑父、徐悲鸿、林风眠等,他们提倡中、西结合的折中方法。留学东洋的高剑父,留学西洋的徐悲鸿和林风眠,把西洋美术讲求科学写实和造型结构套用在国画上,笔墨中心论的实践者和中西融合论的实践者在中国画坛形成两大壁垒。
1919年是“五四”运动揭幕的那一年,石鲁和吴冠中同是这一年出生的。两人都同样是不同时代激烈的笔墨辩争的中心人物。在60年代初,石鲁的作品被人以“野、怪、乱、黑”来贬低,在其有生之年,孤傲的石鲁持续地开垦他的笔墨之路,之后的笔墨争辩时有起伏,到了70年代,风云再起,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把论争带上另一个高峰。
根据互联网数据显示,讯息条目最多是齐白石的1,400,000项,最少的是潘天寿的40,400项。吴冠中的讯息数目是447,000项,比齐白石少了九十多万,但和潘天寿比较,却是潘天寿的十倍有多。这个差别是一个颇为惊人的数字差距。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解释说:这是因为潘天寿的传世作品不多,在市场上流通的作品更少。齐白石的传世作品比潘天寿多,在市场上流通的作品也多,假画更多。这个现象背后的因素很多,可以另作专题探讨。
石鲁和吴冠中同庚,是12位中最年轻的。石鲁的讯息条目是112,000项,与吴冠中的447,000项相比,吴冠中是他的四倍。石鲁的市场价也甚高,但流通量小,相对和石鲁有关的市场讯息不及吴冠中的多。两人都是引起笔墨之辩的关键人物,但石鲁的“野、怪、乱、黑”已被美术界普遍肯定为个性突出的个人风格。
至于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在互联网上仍然被讨论的热烈情度,到现在还在延续。当然我们要注意到在12位艺术家中,吴冠中是唯一一位在生的艺术家,他本人不懈的为他的美术理想阐释、论证,也是让讨论不断展开的导火线。但当笔墨问题在中国美术界还在协商的过程中,理性的讨论还是健康和有建设性的。有趣的是,在互联网上更加入了美术界以外的群众在这个问题上进行讼裁。
此外,吴冠中作为活的国宝级大师,他的生活动态、言论都能引起公众的兴趣。他的艺术成就和市场价值产生名人效应,一般群众对和他有关的消息也同样感兴趣,这些生活趣味的报道为群众欢迎,自然媒体也乐于报道,新鲜感不断更新,不断提供新讯息吸引着网民。有商业利益的人,最能够在讨论延续、扩散中得益。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际的平台,当人物或事件进入互联网之后的发展,可以说是水银泻地。“笔墨等于零”的讨论的网上呈示和吴冠中可说是形影相随。
“笔墨等于零”的网络现象
吴冠中和齐白石出生那年(1864)相距55年,是半个世纪的光景。在这半个多世纪间,中国画现代化已走了一段曲折的路。吴冠中在1950年从法国回国时,他的改革手段从油画入手,主张油画民族化,所以他重拾毛笔后,在水墨画创作上守着民族化的目的,但重点已不是以笔墨为核心,因此,“笔墨等于零”的出现,是有迹可循的必然发展。
我们提到在12位艺术家中,吴冠中是唯一一位在生的艺术家。在70年代,笔墨大师已相继去世,笔墨维护者亦没有在笔墨基础创出有突出面目和个人风格的作品来证明笔墨的生机无限。这个时候,吴冠中的水墨画以溶解笔墨的姿态出现,继以“笔墨等于零”做出对批评家的响应,跟着而来的论辩再次把国画改革的核心问题全面再来一次。互联网显示与“笔墨等于零”相关的网页有25,700项。当美术评论碰上互联网,讨论平台进出寻常百姓家。参与讨论已经不是美术评论家的专利,亦不单纯是美术的网上现象,被提升成文化和社会现象。
既然中国绘画改革和发展的讨论平台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研究和分析这场论辩,就理所当然要进入网络,看看这个无远弗届的讯息传递工具怎样把现象呈视人前。互联网所呈示的现象,在现象学的角度来看,是一个颠倒的现象学,因为互联网上我们看到的是作品预设现象的放大,甚至改变。所以,互联网上的吴冠中现象是以美术界的报道为框架,是市场和群众参与后的解构和重构的现象。
吴冠中现象的电子讯息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关于吴冠中的美术思想、言论和实践,而第二类是吴冠中作品的市场信息。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