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吴冠中的“形式美”、“抽象美”,一定要先从吴冠中为自己设的底线开始,作画一定要有形象是吴冠中的主张,所以他的“形式美”和“抽象美”是和形象在一起,吴冠中说要“形式美”与“抽象美”但不要抽象画:
我认为“无形象”是断线风筝,那条与生活联系的生命攸关之线断了,联系人民感情的千里姻缘之线断了。作为探索与研究,蒙德里安是有贡献的,但艺术作品应不失与广大人民的感情交流,我更喜爱不断线的风筝。(《风筝不断线—创作笔记》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的创作道路是宽广的。收尽奇峰后,我总想在“奇峰”中抽出构成其美感之精灵,你说是大写意,他说是抽象,抽象与大写意之间,默契存焉!如作品中绝无抽象,不写意,那便成了放不上天空的风筝。但当作品完全断绝了物象与人情的联系,风筝便断了线。我探索不断线的风筝!(《水墨行程十年》)
风筝不断线。从生活升华了的作品比之风筝,高入云天,但不宜断线,那与人民感情千里姻缘一线牵之线,联系了启示作品灵感的生活中的母体之线。(《香山思绪》
“风筝不断线”是吴冠中的一句有名的话,“笔墨等于零”也是吴冠中一句有名的话,但是“笔墨等于零”其实是吴冠中反对笔墨的独立化发展的一句话,即绘画要有形象而不能完全抽象。所以“笔墨等于零”其实是为了“风筝不断线”,这是吴冠中两句口号的上下文。吴冠中也在说大家误解了他的“笔墨等于零”这个提法,因为当初他在文章中写得清清楚楚:
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价值等于零。《笔墨等于零》)
从艺术理论形态史的角度来说,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其实就是“笔墨不能离开内容”的换一种说法。或者如吴冠中补充的,“笔墨等于零”是要“笔墨反映新时代风貎”。
二十多年来,很多读者都被吴冠中的几句口号搞晕了,吴冠中自己说得很清楚,他主要是画风景画。而且这种风景画所要达到的要求是“群众点头,专家鼓掌”,而“形式美”与“抽象美”是为群众服务的。起先吴冠中的画是油画风景,后来他用水墨画的画依然可以称为风景画,吴冠中的“形式美”是关于如何画风景的创作谈:
我作风景画往往是先有了形式,先发现了具形象特色的对象,再考虑其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境。(《风景写生回忆》
中西绘画比较中一直受到比附性思维的影响,比如将中国的写意比附到西方的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等流派上去,把这些西方的流派等同于中国的写意,然后用中国绘画精神加到西方的形式之中去。它所导致的结果是,对中国绘画精神没有反思,对西方现代绘画形式没有从根源上去理解,本来塞尚的绘画形式不是写意,而是走在抽象绘画中的一个过渡,它的前方就是抽象画。但这个过渡却被中国比附性思维予以了写意模式的定格,然后吴冠中从中国的写意绘画来理解西方的形式主义艺术,吴冠中说,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