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中国绘画一直讲究一种诗性的美,从唐王维以来,到宋苏东坡、米元章、直至元四家等大家的画,都是画中诗、诗中画,已经成为中国水墨精神的一种文化印记,也是中国水墨画的东方文化性的体现。所以,在绘画中,在现代的图式之下,怎么来诠释这种诗性的美,是我追求的东西,也是我境象绘画要表达的一些想法吧。
吴:看得出来,在你的绘画中这样的意识已经很强了,你的作品以前有八大山人的影子,现在是越走越感性,越走越空灵了,这种空灵、和谐的画面,就是东方诗性美的表现,看上去很美,有味儿。现在有些人画画,画的很象很细,过去这样画可以,但现在用照相机就可以了,那样画没意思了。现在作画就要有意境,空旷、简约,让人有想象空间,这就难了。艺术要补充生活中所没有的,是对生活的补充,而不是记录。精神生活很重要,你的画给别人欣赏有想象空间,这就足够了。你今后画画还可以更感性, 更放松的去画。
桑:有人说江南就是很好的一幅水墨画,杭州是江南文化的精华与代表,烟雨濛濛,灰灰的空间就是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同时,江南的花草,庭院与器物,更易入画,在西方人看来,更代表东方情思。所以,我在绘画题材上,在这方面表现的多一些。
吴:我说过的风筝不断线也有这个意思。江南景致用水墨来表现,相得益彰。你长期生活在江南,从生活中得来,用真情实感来表现,反映在画面上了,很和谐。你刚才讲上虞是世界陶瓷的发源地,你是上虞人,所以表现起来很亲切,这幅《中国青花瓷》作品,两个器物—长陶罐与低瓷碗,它们的对比,呼应关系处理得好,高陶罐的淡淡的纹样,有意思,耐看。瓷碗上的青花纹样,有美感。你是会善于处理画面的穿插布局,能抓准对比关系,作品的空间感好,有一种张力,向外的拓展力。这幅画的背景处理也有意思,透明的灰调子,整体感强。 如果这张画的那条从右上角斜向左下角的线再轻再虚一些,可能就更好了。 你的作品集中有一张《周庄的墙》,你的这类作品挺有感觉,墙、树、光与阴的空间布局, 对比关系,虚实关系,点线面的关系, 都处理得到位。光与阴的处理手段,是因为画面的整体效果需要才这样处理,使画面更耐看。艺术与照片不一样,就是要善于用艺术的手段来创作,像光与阴的处理,可以不是现实中的投影关系,只要画面需要,画面美就可以,创造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张画, 上下构图疏密关系上, 对比强烈, 画面下半部分画的精彩, 莲蓬头与小鱼的画法挺耐看, 笔墨生动,看上去有内蕴的感觉, 看得出你受八大山人的影响很大。上半部分的山与路的处理上, 棱角多了一些。 <<后都市时代>>这张画, 画面效果好的, 壶与烟, 与当下的生存生活状态结合起来, 那紫砂壶画得好。 <<红灯笼红高粱>>在点线面上处理得到位, 不错。 <<祈祷>>这张画整体感上不错, 人物这个点与画面上半部一个面的对比与均衡关系上做足了文章, 明暗与色彩处理好的。但感觉上部分过于顶到上边了,画面再往下一点是否会更好。
桑:随着技术的发达,时代与审美的发展,从全球看,艺术已经从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在突围了。但这样的突围过程是很艰难的,无论从观念,到审美,到技法,都需要跟上,才有可能。我倡导的境象绘画,其实也希望对传统的绘画有所突破。
就像您刚才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一样,现在信息时代,地球变小了,中国水墨画的图式上也尽量吸取世界上好的东西,这样做,也是便于中国画更具有世界的审美性。所以,我在作品的形式上、构图上,一直在做一些新的推进,借用了构成的、解构的一些西方绘画形式语言,不择手段让作品有当代性的感觉。
吴:我一直提倡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老的形式,大家都画过了,都知道,没有什么意思,用新办法产生一切可能的形式,创造出新的东西,才会有意味。你的作品有自己的想法,画面空间分割有特色,大胆采用非常规的分割关系,疏与密、塞与透的分割布局,都尽量走极端,看似不对称、实则很均衡,这种强烈的对比关系,一般画家所不大会这样去画, 而你做了,画画的乐趣就是这样去探索。
从中国水墨画的现状看,从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还有很多路要走,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现在的展览,由于评委的口味,大家都去写实,画照片,画的又细又密,大家是比技法,这样的倡导方向本身就是个问题。艺术不是技术,重要的是想法、观念,而不是技法。展览就是要去发现有天赋的画家,而不是去发现苦行僧。
所以, 我觉得发现比培养更重要;培养慧眼比训练巧手更重要, 社会怎样去发现人才,画家又怎样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桑: 您的意思是发现画家的天赋比培养更重。
吴: 是的。当画家首先要有天份,有灵气,这非常重要。有天份,再培养一下,马上就可以成才。有天份的人,他的画才会有味儿。从具象到抽象的突围就是需要有天份的人才,因为抽象类的作品比具象类的作品,创作上会更难。现在的画匠很多,艺术家太少了。我们需要的是艺术而不是技术。
另外, 画家也要静下心来,多去看书,提高自己,学会思考,当一个有思想性的画家,思路开阔了, 艺术创作的理念与形式才会更丰富。
(肖鸣根据录音记录整理)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